<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
        我的賬戶
        親愛的游客

        歡迎您的光臨

        已有賬號,請

        如尚未注冊?

        第三方賬號快捷登陸

        • 客服
          點擊聯系客服

          在線時間:8:00-16:00

          客服電話

          020-82515729

          電子郵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載APP

          隨時隨地掌握行業動態

        • 微信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膠東半島于家莊知多少(歡迎跟帖,不斷更新)

        38
        回復
        86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3-8 20:2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道勇 于 2013-5-15 22:26 編輯 2 k/ n; J; @0 D: {
        - ?# v) p% A+ M+ T0 Q  _
        一 萊陽市穴坊鎮于家莊村,明清是嵯峨鄉管轄。# u/ J0 }* H7 V( z8 ]  r
        二  牟平區 武寧鎮于家莊,明清歸寧海管轄。* h! k/ J. n0 I- l. ?
        三  福山區回里旺遠于村。四 明末清 初福山縣黃務區有個于家莊在現在的黃務村跟東林村之間,現在是臥龍經濟園區。: L2 Y+ o0 x  ]0 h
        四  乳山大孤山鎮土子于家村  五  乳山 海陽所鎮后山于家(后山于家、貓口嘴、面條溝、十間房、多夼、宅口頂)六  乳山白沙灘鎮洼于家  七  乳山徐家鎮圣石前(圣石前、于家溝)八  乳山 乳山口鎮野子(野子、于家莊)、九乳山乳山寨鎮于家莊村  十  乳山馮家鎮高家臺(高家臺、小于家)、 十一  乳山午極鎮于家疃于莊 十二  乳山育黎鎮于家  十三 乳山  諸往鎮于家圈、 十四  乳山夏村鎮于家莊) V! g* t3 Z/ l: V# Z2 @' h
        十五  榮成崖頭鎮道北于家、道南于家、碌對島(王家、李家、于家)、小河于家、十六  榮成蔭子鎮于家泊、 十七  榮成崖西鎮于家臺、十八、榮成滕家鎮于家莊、小落(小落、鞠家庵、于家庵、高家庵)、十九  榮成大疃鎮雙石于家、  二十  榮成寧津街道辦事處(Ningjin Jiedaobanshichu)屬榮成市(石島管理區代管)于家、二十一  榮成王連街道辦事處(Wanglian Jiedaobanshichu)屬榮成市(石島管理區代管)寨前于家、二十二  榮成桃園街道辦事處(Taoyuan Jiedaobanshichu)屬榮成市(石島管理區代管)于家河、二十三 榮成 虎山鎮北于家、南于家、
        1 K  c8 W% k/ R, ]/ `6 ~% _0 Q二十四 文登天福路街道辦事處于家產、二十五 文登汪疃鎮于家英、二十六 文登蔄山鎮(Manshan Zhen)山馬于、二十七 文登界石鎮于家  二十八文登文登營鎮于冼莊、溝于家、于家庵、二十九  文登葛家鎮西于疃(西于疃、老魚洞、福臺口子)、南于疃、東于疃、于家埠、于家口(于家口、叢家庵、涼水灣)、三十 文登澤頭鎮于林莊、于家河、三十一文登小觀鎮于家莊、
        : B6 Z- {( ~% l! s; V4 g8 b* Q三十二  威!⊙蛲ゆ偅╕angting Zhen)屬環翠區于家夼、三十三  威海草廟子鎮(Caomiaozi Zhen)屬環翠區于泉莊、威海橋頭鎮(Qiaotou Zhen)屬環翠區西于家夼(西于家夼、六木匠庵)、中于家夼、東于家夼、后于家夼、三十四威!〕醮彐偅–hucun Zhen)屬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佃里院(佃里院、于家庵)、三十五  威!♂纳芥偅℅ushan Zhen)屬經濟技術開發區愛于莊、三十六威海泊于鎮(Poyu zhen)屬經濟技術開發區。圈于家、泊于家(沒有于姓了)' Y2 d$ g$ d2 i: J0 W8 p; I
        三十七 煙臺市萊山區于家灘   
        ! K8 @$ F' n3 ~; E* t5 v8 a 三十八  開發區  
        ) @# Z0 E' h, _  d2 E  古現街道   北于家   南于家
        : J5 C% s, b8 x# ` 八角街道     于村8 B( B3 U& P7 o. g9 |
        萊陽市, R0 j, M5 d6 Z# Z
        河洛鄉   于家嵐  東于家疃(明朝建村)    西于家疃    北于格莊8 ^0 ^3 F; e3 ~! S; l
        躬家莊鄉  于家莊(明末建村)1 }9 r0 y9 m' L) I6 z$ t
        前淳于鄉   前淳于     后淳于3 F$ v) I, T+ s- O4 V, B2 D
        照旺莊鄉   于家疃 (明洪武2你那于姓由文登付山遷來建村)
        . e+ c. S! M; V- G/ N( h( Z* i+ p* X/ c穴坊鎮  于家莊村5 j2 @0 M, k: y* I1 w
        萊州市:沙河鎮于家 文峰路街道南于家  朱橋鎮小于家、胡雷于家、河南于家、郭家店鎮于家河、金城鎮北覺于家、平里店鎮石于、郭于、虎頭崖鎮 豐于、土山鎮皂里于家、永安路街道 海廟于家、西小于家、3 s  D6 `7 z0 j% K: n# `& H4 k
        平度市:  李園街道 于家店子村 北于家莊村   香店街道   南于家村   仁兆鎮  于萊莊村   于家疃村   于家泊村  萬家鎮  于家村  蓼蘭鎮  后于家村  于家梁而疃  小于家村  大于家村  前于家村  明村鎮  于家莊子村 于家屋子   白埠鎮 于家莊村  張舍鎮  于埠村  灰埠鎮  于家屯村 于家村  店子鎮 于家村  大田鎮  中于家村  祝溝鎮 東于家屯村  云山鎮 東于家村% D- a5 y. g$ H8 ^9 n+ O% x
        萊西市:
        9 V: q1 B+ b0 A 水集街道  后于各莊村
        % i* c: N; N' _# C" u8 o于家莊村  (村名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于姓由白玉莊遷此建村,取名于家莊。 ) 前于家莊村  村名由來 明永樂年間(1402~1423年),于氏兄弟四人分居,在水集周圍各建一村,皆以姓氏名村為于格莊,因四村相鄰,本村處前,故名前于格莊。
        9 e. ^6 H1 c8 z* n梅花山街道 于家嶺村 村名由來 于姓由敬莊遷此建村,取名于家莊。為避重名,1982年改為于家嶺。5 Q+ g! v6 I: ?7 _" T4 n4 a& J
        & X' c2 q5 r1 U4 d
        沽河街道  于家寨子村 于家洼村 村莊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于氏由周莊遷此,因地址低洼故而取名( ~- E& F' Y' K
        夏各莊鎮  于家莊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于姓從平度古峴遷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于家莊。
        & }$ ?0 |0 P+ ~6 b& S6 w) y
        , Q, t% O+ i) |8 R- ~9 D* n, v 院上鎮  南于家洼村 村名由來 明朝永樂年間,于氏遷來此地立村。立村時為西家洼村,后因于氏人口多,地處大洼,溝河多,更名為于家洼,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南于家洼村。
        / B; y) Q" c8 V, k- q) q
        ) n3 n2 U! A8 V2 V4 T5 n% o# n 南墅鎮  于新莊村 ) U+ \6 E% A8 k
          村名由來 清初,于姓來此建村,故名于格莊,后趙姓由本鎮東館村搬來,于氏絕后,但村名未改。( b9 ?1 Z+ `" D* u. y0 x% k

        , n' i- ]5 i* b3 n5 b+ ] 河頭店鎮  小淳于村村莊由來 明朝,復姓淳于的人遷此建村,后淳于姓絕嗣,村莊分為為大、小淳于兩村。
        & {' x8 Z  H  w3 g5 V5 }0 ^5 F 大淳于村  
        9 [8 E/ h: W( l% `* u8 H馬連莊鎮  于家屯村   村莊由來 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于姓由平度洼子村遷此建村,名于家洼,1982年為避縣內重名改為于家屯" U8 V$ ^# q1 B

        " c) k9 y4 @# s2 ~膠南市   
        / h( g+ e2 b1 K( b6 f5 Y% s2 K: ~ 鐵山街道   大于家村   小于家村  
        & ^2 ~6 Z4 C1 _. |# I2 p# b海青鎮  于家村 (據說,明末于進表、于進洪兄弟由今瑯琊鎮遷此居住,子孫繁衍而立于家村。因位于倉廒(今廒上)北面,故名廒北頭。清初改稱于家村。)! z$ e) Q# S) E  h2 D  v) G0 ~
        藏南鎮  于家官莊村 (據傳,明萬歷年間,于氏四世祖于磐石從文登大水泊遷至附近嶺西頭,又遷范家洼,后遷此立村,因地處王家官莊及丁家官莊西邊山溝中,故名西山溝。清順治年間,因耕種官田,改稱于家官莊,清道光版《諸城縣續志·疆域》,稱于家官莊)
        - ~2 n5 ?- ^( w3 m, _即墨市   
          @) S# p- S' X9 M6 |0 N5 Z通濟街道   于家莊村(明萬歷時(1573-1619)  鰲山衛鎮 于家溝村(據傳:清乾隆時(1736~1795),于姓由嶗山王戈莊浦里遷來此地立村,因地處山溝中,稱于家溝。同治《即墨縣志》標作于家嶺)
        . i  i! F/ m  a: }龍泉鎮   于家藍蒿埠村 (村莊由來 在范家街北偏東5公里處。據傳:明洪武時(1368-1398),于氏兄弟二人遷來,一在鵓鴿山東南定居,一在鵓鴿山東定居,相距約0.5公里。鵓鴿山是一個長滿微藍色蒿草的小埠,故二人定居處均名藍蒿埠。明永樂時(1403-1424),崔姓遷來埠東,稱此處為崔家藍蒿埠。埠東南的聚落,遂稱于家藍蒿埠。同治《即墨縣志》標有藍蒿埠!都茨h鄉土志》標有此名)
        + E% p1 Z! O6 O. C3 v4 V# b 店集鎮 于家馬坪村 (村莊由來 清朝雍正年間,于氏祖潤忠、潤德、潤廣、潤成兄弟由萊陽遷來建村,以姓氏取名為于家馬坪村)  ( w& N8 U( a( x8 z! b
        于家莊子村   (村莊由來 明朝永樂年間,于氏兄弟三人自登州府文登縣赤山莊遷來洪興居住,明末,族姓繁衍,從洪興遷出建村,) 3 s% Y) B5 d0 [9 X6 T: D
        豐城鎮   于家豐城村 (村莊由來 據傳:明永樂時(1403-1424),于氏兄弟遷此地定居,以吉祥嘉言取村名為豐城。后加“于家”二字以與任家豐城區別,稱于家豐城)   ; ]3 Z7 k1 L: d3 I
        金口鎮    于家屯村 (村莊由來 在南阡東北3公里處,鳳凰山東南,青萊公路從村西通過。據《于氏族譜》載:于氏原屬揚州軍籍,明永樂七年(1409)受封世襲雄崖所百戶,封地在鳳凰山前有屯地四段,計稅地400畝。名于家屯。至第五代,由雄崖所遷此地定居。清同治《即墨縣志》所載雄崖所所領八屯中無于家屯,但在《戶籍》部分則記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于家屯并于即墨縣東移鄉古青社。)
        / _" R5 j. m: ?2 ^  華山鎮   于家辛莊村 (村莊由來 在喬家屯東北3公里。明永樂時(1403-1424),于姓在辛莊附近定居,因靠近辛莊,加姓氏名村,為于家辛莊。)   & D0 u* H# {7 w, c9 Q9 S9 ~6 i
        南泉鎮   西時于莊村 (村莊由來 明朝中期永樂年間,于姓由云南遷至赤山,1606年于姓兄弟二十人由赤山遷來建村,建村是有“時”姓人家,所以共同取名“時于莊”。)  東時于莊村 ( E1 F) }& M0 @1 K0 }" Z
        膠州市:
        & @! d* u6 F1 T! H膠東街道  于家村村莊由來 相傳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年左右(公元1540年前后),于氏家族由即墨大于家泊村遷來安家落戶,立村后命村名為于家村
        ! ~: A2 ~' M3 Q鋪集鎮   于家莊
        8 C) L* Y; D( I! S$ m   村居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朝(年月不詳),據說當時為常家花園。清乾隆年間,于姓從談疃鋪遷來看守花園,后演變為村,名于家莊。
        ) W1 E. v# Y: ^洋河鎮   小于家莊 1 s; k4 f" u7 g2 ?; l' c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道光乙巳《膠州志》即已標注。傳說為明朝于姓移來落戶,后將村莊命名于家村。1980年9月,因縣內重名,更名為小于家莊
        ( n: Y0 l( ^  L8 U* S膠北鎮    于家村
        & w$ \+ \; x* h; P7 P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始于明朝,于姓從河南遷來立村而名。因縣內重名,1980年9月,更名為北于家村。
        % J' n3 e9 q. x* Y# @# b城陽區    & h  F- s7 i2 I7 O# g- V( Z
        于家社區    于家社區居委會 8 Z$ c) t) _. A2 {
          村居由來 于家始祖彥深,于永樂二年(1404年)攜妻及三子由云南遷于此地卜居,其當時并無村名,以始祖彥深之姓稱之,為于家村。
        ; s: ]5 C) ?7 Q* H% U% x嶗山區
        ; N6 M# n) F# a, u$ Z8 ]+ O& f, t& Y沙子口街道   于哥莊社區
        % @9 ]  i4 p" {* a' x6 u! P  村莊由來 于哥莊的早期居民為于姓,但在后期或逐漸衰亡,或舉家遷移,到在現在已沒有于姓人家。在明朝永樂年間,宋氏祖宋彪、宋龍、宋虎三兄弟從云南(山西大同以南)芝麻嶺、桑樹屯移民到這里。這里三面環山,南面近海,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中間平整,土地肥沃,山坡社區旁梨樹一片,且南九河流經社區。其后又有孫、曲、彭、韓姓氏居民陸續遷來居住。宋姓約占70%以上,孫、曲各占14%,彭姓有少數幾家,韓姓已經沒有后人在該社區居住,但以韓姓命名的韓家胡同尚在。 ( ?( g+ f- m$ ]1 B$ u

        + V8 {2 }8 z) v+ b& n" Z1 k$ n黃島區8 u8 }9 D; `- {7 }( k/ Y
        鐵山街道    大于家村   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載,道光年間稱“大于家”,宣統年間稱“大于家莊”,民國時又稱“大于家”,F大于家村有200戶,人口610人,耕地1.224畝,苗木果園130畝。除于姓外,尚有張姓、逄姓、劉姓、陳姓、柴姓、朱姓、仇姓。1959年建鐵山水庫,該村北遷1公里,移至現址。該村背嶺面水,環境優美。
        ; w3 J; i+ V3 u7 F! U9 H  \) J; V% M5 M8 A
                    小于家村
        7 y, a- E7 R1 q8 K4 M- @2 w海青鎮      于家村    據說,明末于進表、于進洪兄弟由今瑯琊鎮遷此居住,子孫繁衍而立于家村。因位于倉廒(今廒上)北面,故名廒北頭。清初改稱于家村* P3 R' f7 B; P2 U

        ) K# l" ~& c" E' }8 K2 \# m' w3 {9 O$ P' G! v
        / E0 P6 R3 Y. ~$ _

        6 s7 d" H8 P" y, O, F9 j$ ^( c3 A
        2 A, a% ^. z0 ]. o) `& j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
        收藏1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1
        反對
        反對0
        2
        發表于 2013-3-8 20:38:2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3
         樓主| 發表于 2013-3-8 21:52:37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只是以于命名的村莊,還有許多村于姓很多,卻沒有以于姓命名,比如文登小觀的萬家口村,千分之九十九姓于,宗譜三十多代人名了。文登大水泊鎮的村子,好多全是于姓。希望大家哪呢過提供知道的于姓村莊跟帖。
        4
        發表于 2013-3-9 11:44:49 | 只看該作者
        葛家的窯南坡喝池水頭都是于家的天下
        5
        發表于 2013-3-9 17:34:33 | 只看該作者
        寶祥見過小觀 萬家口的家譜么?
        6
         樓主| 發表于 2013-3-9 17:40: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寶祥 于 2013-3-16 16:26 編輯 & g% X; j7 \% `  f( q* ~$ ^. g
        % \, w8 [6 E; Q5 g+ ~
        鎖在村委大院里,沒有見過宗譜,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擺出來。我上回去沒找到書記,他們還有幾幅跟宗譜一起的畫(鄭板橋畫的)被書記給賣了據說。我就打聽了一下,知道了一些字輩。
        7
        發表于 2013-3-11 13:50:38 | 只看該作者
        在下祖輩從山東萊州府張家樓司馬莊逃往東北三支當中一支,只記得族譜中有天字輩、連字輩,而且現在這個張家樓司馬莊也無從查起,有了解的宗親嗎
        8
         樓主| 發表于 2013-3-11 17:15:32 | 只看該作者
        什么年代逃往東北的?當年我祖就是被迫乾隆年間離家逃亡遼南去的,兄弟三人同去,下船就丟了個兄弟不知去向。不過我們一直說是登州府海陽縣司馬莊的七甲八舍祖籍。' u% d% j. `1 m& Q# e! {
        9
        發表于 2013-3-12 18:51:39 | 只看該作者
        寶祥兄,有沒有萊陽市穴坊鎮于家莊村的族譜資料呢?我們村的家譜文革時燒了,一直沒有找尋到資料
        10
         樓主| 發表于 2013-3-12 21:06:3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我還沒有,慢慢等吧,會有的。
        11
        發表于 2013-3-14 09:24:03 | 只看該作者
        萊西 店埠鄉 于家小里村
        12
         樓主| 發表于 2013-3-14 16:58:39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發表過的:回去的路上路過萬家口,無意中知道此村幾乎全部于姓,只幾個外姓。恰巧路邊一群老人閑坐,打聽了一下,此村是兄弟3人所創,后老大遷徙他出,內蒙古也有此村后裔,后代是這留下兄弟2人的。來自赤山。字輩為騰,東,天,久,華,先,玗,士,鈺,永,德,世,金,吉,同,進。春節的時候祠堂開放,有心人可以去看一下人名的記錄,非常詳細。本來打算找書記開門去看看,可就是沒找到書記,天色將晚,只好打道回府。
        13
        發表于 2013-3-14 20:01:22 | 只看該作者
        煙臺市萊山區解甲莊附近有個南沙子村,看他們村里電話表,基本都是于姓,他們不清楚是哪一代過來的。
        14
         樓主| 發表于 2013-3-17 09:19:52 | 只看該作者
        東萊慎遠齋主 發表于 2013-3-12 18:51 # U' ~: \) V6 U
        寶祥兄,有沒有萊陽市穴坊鎮于家莊村的族譜資料呢?我們村的家譜文革時燒了,一直沒有找尋到資料
        9 X2 I/ ^* `& m- m
        這個是照旺莊的字輩,不知道跟你是否相近。詳情見于振華帖子百度于吧之萊陽譜。華源崇顯道,繼世紹清光,經國成麟炳,明廷佐泰昌。
        15
        發表于 2013-3-17 19:17: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永浩 于 2013-3-18 14:19 編輯
        * Q4 j! t- c6 q; k9 Q! u* f  Y5 G/ D- P/ {1 Q. _  ~% b; ~
        文登市澤頭鎮徐家村于姓,清中期由大水泊西南臺遷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尋根問祖熱線

        13105230123

        服務時間:工作日9:30-21:00
        廣州市黃埔區科珠路232號1棟401-2
        郵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機觸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點互聯

        技術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粵ICP備20068981號 )

        久久99热这里有精品
        <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