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是在清朝乾隆年間,東北新民縣有一家頗有名氣的飯店,老板姓于,所以命名為于家店,于老板不但飯菜做得好,而且很有文才,工于詩詞聯對,而且樂善好施,當地人都稱他為于善人,其工于詩詞聯對之事遠近聞名。
相傳有一年,乾隆皇帝回盛京祭祖,聞聽當地人所傳,乾隆興趣頓起,就想去會一會這位于善人。
第二天,乾隆扮成一個客商,來到了于善人開的酒店,要了一桌上等的酒菜。吃飽喝足后,乾隆高聲叫道:“老板,算賬”。聽了喊聲,鶴發童顏的于善人走了出來,笑呵呵地來到乾隆跟前說:“客官,連酒帶菜一共二兩紋銀!鼻∩焓痔湾X,突然他大驚失色地說:“我的錢怎么沒了?這可如何是好?”于善人見乾隆焦急的樣子,便說:“客官您不要著急,慢慢找,錢丟了也沒關系,這頓飯就算我請客。一個人出門在外,誰能沒個難處!
乾隆抬頭看見酒店對過兒有個當鋪,便對于善人說,“請老板稍候片刻,我去把身上的馬褂當了,回來再還你酒錢!庇谏迫思泵r住說:“沒有馬褂,腹背受寒,請客官別當!鼻÷犃,挺受感動。
這時酒店里喝酒聊天的都圍攏過來看熱鬧。有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見他們二人爭執不休,又都文縐縐的,便在一旁插嘴說:“我看你倆不如對對子賭個輸贏,這位客官先說上聯,于老板對下聯,于老板若是對上了,這位客官再去當馬褂也不遲!鼻∫宦,心中暗喜說:“這個招兒不錯,那我先說上聯了!毖壑橐晦D,張口說道:“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中,重千里!庇谏迫寺犃税迪,這“千里”兩字合在一起念“重”,“重”,即是“雙千里”呀,這豈不是從北京到盛京的路程嗎?他又上下左右仔細打量眼前這位客商,雖說穿的粗衣布褂,但見他器宇軒昂,相貌不凡,莫非他是當今天子乾隆皇上?想到這兒,于善人靈機一動,朗聲對道:“一人為大,大邦,大國,大中,孤一人!痹瓉碛谏迫藢Φ南侣,這“一人”兩字合起來念“大”,“大”字里邊只有一“人”,“孤”一人是指一國的君主,因為只有皇上才可以稱孤道寡。乾隆皇上聽了大吃一驚,說:“老板不愧文才蓋世,在下十分佩服!闭f完要去當那件馬褂。
于善人斷定眼前這位客官肯定是皇上,他哪敢讓皇上當馬褂還酒錢呢,連忙上前攔住乾隆說:“不必,不必。人來客往,酒錢隨時捎來就是!鼻≈匦麓┥狭笋R褂,對于善人和眾人說了聲:“諸位,咱們后會有期!闭f罷便朝門外走去。于善人趕緊跟在后邊相送。乾隆走到門口,突然回身笑著對于善人說:“店好,店主更好,小店才這般興隆,興隆!庇谏迫斯ЧЬ淳吹亟o乾隆施一禮說:“國好,國君更好,大清才如此昌盛,昌盛!鼻÷犃诉@話,真比吃了蜜還甜,他美滋滋地走了。
于善人送走乾隆,重新寫了一個“興隆店”的牌匾,吩咐小二把“于家店”的牌匾拿下來,把“興隆店”的牌匾掛上。眾人見了都挺納悶,好奇地問題:“于老板為何把于家店改成興隆店了呢?”于善人笑呵呵地說:“興隆店乃是當今皇上所封,我哪敢不從?”大伙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善人就把剛才和乾隆皇上對對子的詳情說了一遍,大伙兒聽后才恍然大悟。
不久,乾隆果真下旨,將于家店賜名為興隆店,并賞給于善人在諸多銀兩。于善人本就是當地一大善人,賞銀并沒有獨自受用,而是都分給了村里的窮苦百姓,打這以后,于家酒店就名為興隆店。
(圖文整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故事本就是演義,真假自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