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
        我的賬戶
        親愛的游客

        歡迎您的光臨

        已有賬號,請

        如尚未注冊?

        第三方賬號快捷登陸

        • 客服
          點擊聯系客服

          在線時間:8:00-16:00

          客服電話

          020-82515729

          電子郵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載APP

          隨時隨地掌握行業動態

        • 微信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慶安縣因于清而得名

        0
        回復
        4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2-2-10 11:24:3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黑龍江省慶安縣,與許多縣一樣,也是許多內地人遷入墾荒而形成的,不過慶安縣最初卻是以一個普通的墾荒農民而命名的縣,這個人就是山東人于清。
        查閱資料可知:慶安縣,清代屬呼蘭城守尉轄地,后為呼蘭副都統管轄。原名“于清窩堡”。清同治初年,山東農民于清攜眷來此墾殖定居,漸成村落,稱“于清窩堡”。
        1882年2月(清光緒八年)改稱“于清街”。1885年5月,黑龍江將軍奏準,設置綏化廳治的同時,于于清街設分防經歷,并取“于清”二字之諧音,以“吉慶有余”之意,定名“余慶街”,奏準設置縣的建制,沿用街名,定名余慶縣。1914年改為慶城縣。1943年,慶城、鐵驪兩縣正式合并,改為慶安縣。
        如今的慶安以生產大豆和水稻聞名全國,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是國家綠色食品A級水稻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的美譽,并構筑了以藥、酒、米、木、建材五大產業為支撐的工業經濟主體框架。
        關于于清,《慶安縣志》人物篇有記載如下:
        于清,男,漢族,山東省登州府乳山縣司馬莊人。約生于1840年(卒年不詳),是慶安縣城所在地最早的定居者。
        早在同治元年(1862年),由于連年的災荒戰亂,使冀、魯等地的難民流離失所,被迫闖關東。于清與同鄉數人流落到現黑龍江省雙城縣馬家屯。之后,于清聽說呼蘭廳放荒招墾,便于同治二年(1863年)帶領妻子遷到本地,開荒立戶,成為當地的第一家定居戶。此后,由冀、魯等地流入的難民相繼在附近落戶定居。在于清居住的地方,人們稱之為于清窩堡。
        于清來此定居之初以務農為業,靠開荒種地來養家糊口,生活比較貧困。1882年,黑龍江省決定在于清窩堡處建街立鎮,并將于清窩堡定名為于清街(即后來的余慶街)。于清街建成后,于清擁有西半部街基,頓時成為顯赫一時的富戶。于是自己建立了家廟,并在城外西南角圈了墓地。他還伙同胡家店老于家合資在今四小學處開了個永源興雜貨鋪,另有1處油坊和1處燒鍋。因于清不善經營,全家染上了吸鴉片的不良嗜好,又不幸失了一場大火,自此,于清家業衰落。不久,土地賣盡,窮途末路。清朝末年,破落的于清不得不把墓地賣給縣衙門,后經改建成南花園。
        于清一生共有5個子女,其中4個女兒、1個兒子,其子取名于金生。于金生先娶了綏化閻家燒鍋的姑娘為妻,因其妻患精神病,未生子女。后又娶一寡婦,約在民國9年(1920 年)生一子。于清死后,他的子孫因家境沒落,時常乞討度日。在解放前離開慶安,流落他鄉,不知所終。
        有關于清來慶安縣之前的事情,網上有文記述:于清是先到了雙城的馬家屯,落腳給本屯馬姓的財主當長工。因其長相標致、干凈利索、干活實在、有門道、從不藏奸,深受馬財主的喜歡和賞識,馬財主有個姑娘叫馬丫,看到于清長得好,樸實,又能干,就相中了。慢慢地倆人就好上了。
        后來這事兒讓馬財主知道了,可惜生米已煮成了熟飯,沒辦法,馬財主為了面子,就讓于清領著馬丫離開本地去他鄉謀生。正趕上呼蘭廳放荒招墾,于清聽到了消息,就領著媳婦馬丫來到了現在的慶安這一帶。至于這個說法的真偽,目前已無從考證了。
        (圖文整理:于振華、于欣榮,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錯漏敬請諒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對
        反對0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尋根問祖熱線

        13105230123

        服務時間:工作日9:30-21:00
        廣州市黃埔區科珠路232號1棟401-2
        郵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機觸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點互聯

        技術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粵ICP備20068981號 )

        久久99热这里有精品
        <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