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昭忠祠列傳續編》,載有駐防廣州的漢軍旗鑲藍旗人于澤沛傳,于是進一步查閱《駐粵八旗志》,旨在尋找其記載,但未獲得關于于澤沛的記載,于是便輯錄了八旗志中相關于氏條目,于是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成了此文,以提供給大家做進一步研究參考。
# H+ Q( Z/ d: b, J) X3 D+ t! x一、于沛澤傳
% m2 S! c' I$ M$ E該傳載于《昭忠祠列傳續編》,原文整理如下:
+ o& o$ I" A+ ~5 ^4 ]% X于沛澤,漢軍鑲藍旗人,駐防廣州。由水師兵于咸豐三年考取武生,四年,逆匪滋擾,逼近省垣,派赴省北一帶攻剿,七月在牛欄岡地方與賊接仗,力戰陣亡。賞恤如例。
& z) \$ @+ ?8 h9 i注:牛欄崗是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的主戰場,在今機場路北段兩側。清代時是一片低矮的山崗,山崗下是洼地淤泥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元里等103鄉人民圍殲英國侵略軍于此。1933年興建白云機場后,陸續平整修建為機場宿舍區。
5 T* P( O0 }6 g. x' ?/ J$ ^2 R二、《駐粵八旗志》載于氏條目
1 I' v' ?" D( U# G! q《駐粵八旗志》清廣州駐防將軍長善主纂,記述了從康熙20年,清廷在廣州設立八旗駐防直至光緒初年,八旗滿漢官兵在廣州的駐防情況。內載于氏相關條目如下:- F% I2 K' m! J d% Y; y8 Y7 Q
1、于廣福,咸豐朝正白旗漢軍驍騎校,道光朝升正藍旗漢軍防御。
' }7 Q9 J' l; P8 j/ V2、于芳,光緒朝正藍旗漢軍驍騎校。5 f7 [& b% a3 h
3、于尚義,乾隆朝正紅旗漢軍防御。% W) f, f/ W1 m' u9 d2 g& T
4、于建㴰,嘉慶朝水師營驍騎校,后升防御,再升佐領。人物志載:漢軍正紅旗人。少習拳勇,少習拳勇,放縱不羈,后乃感奮讀書,由水師兵撥補右翼驍騎校,兼充將軍印務章京。嘉慶二十四年,薦擢至本營左翼佐領。營中有史姓、邵姓者,怙惡不悛,其族長均欲置之死,請于建㴰。㴰能曰:“無庸?闪顏硎鸪,我當有以教之!辈粩翟,二人皆遵循禮法,卒為善士云。子士修,諸生。(1992年遼寧大學出版社的<駐粵八旗志>,于建㴰作于建能)。 _3 h6 ?( `9 C" R2 y% [
5、于士懋,道光朝水師營騎騎校,咸豐朝升水師營防御,再升佐領。5 l* m2 j: D, A, i& o* V
6、于文培,正紅旗漢軍,道光五年乙酉科舉人。
: h; ?, N) S. j& P) e7、于文釗,正紅旗漢軍,同治元年壬戌恩科并補行己未恩科翻譯舉人。
7 g6 Y- S" k; e: r4 a& i% H8、于翔,鑲白旗漢軍,光緒二年丙子科武舉,光緒三年丁丑科武進士,營用守備。- m9 R8 O9 v' }3 V7 `8 \: f6 N1 k
9、于敏蔭,正紅旗漢軍,光緒元年乙亥恩科武舉。
9 R5 _! X: R- `2 Y8 h10、于文銳,咸豐四年剿辦省垣北路紅匪(太平天國紅巾軍),打仗陣亡。
3 S i f* @( O2 p, z, J7 Q9 r3 y11、于連泰,咸豐四年剿辦省垣北路紅匪(太平天國紅巾軍),打仗陣亡。& z: [$ `* u# T! |, f% \
12、于廷純,咸豐四年剿辦省垣北路紅匪(太平天國紅巾軍),打仗陣亡。' F1 E3 C A* W/ N7 A
13、于文明,咸豐七年與洋人打仗陣亡。( c% ~2 m2 l- h! `
14、于連英,咸豐七年與洋人打仗陣亡。+ a6 ]/ S! M3 ?1 f, }
15、于超海,年逾八旬,恭逢恩詔賞給九品頂戴。
& H" ~# E4 o+ P& n2 h5 b) @16、于振海,年逾八旬,恭逢恩詔賞給九品頂戴。
+ m/ m* Q( U% \% M0 T17、于氏,(貞壽列傳篇載)鑲藍旗滿洲防御巴克灘布之母于氏,生乾隆三十三年戊子正月,至同治六年丁卯正月,壽屆百齡。廣州將軍慶春疏言,壽婦于氏持躬淑慎,教子有方,修齡克享百年,荷雨露之慈,后世其昌,葉衍孫曾之慶,洵稱人瑞,宜沐天恩,奉旨賞銀三十兩,自行建坊。于氏生子六人,孫二十有五人,長子巴克灘布防御,次子三音布協領。后年一百有二歲乃終。 ~- m$ G* {3 K! l1 ]) I
18、于氏,(孝烈列傳載)正紅旗漢軍于文潤之女,許字正白旗漢軍文生員王應達,道光二十三年應達病卒。于氏年十六,矢志往夫家守節,代夫養親,婦兼子職及翁姑后,于氏積感成疾,咸豐四年卒,年二十七,五年追請旌表,照例給銀建坊焉。
# w W! [* k5 p% p2 N5 {/ ~(圖文整理:于振華、于洋,斷句:于君才,如有錯漏敬請諒解)
5 P8 V, u3 {) D0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