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
        我的賬戶
        親愛的游客

        歡迎您的光臨

        已有賬號,請

        如尚未注冊?

        第三方賬號快捷登陸

        • 客服
          點擊聯系客服

          在線時間:8:00-16:00

          客服電話

          020-82515729

          電子郵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載APP

          隨時隨地掌握行業動態

        • 微信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帝王之師于慎行畫譜

        1
        回復
        12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8-11-12 12:02:5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序言

        于慎行是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是我縣歷史上最負盛譽的文化名人。他一生以其篤實、忠厚、正直的品德受到朝野上下的尊重。他明習典制,朝中禮制多是他親手修定。他的詩,典雅面清新,為時人所重,神宗時期公認他為當朝“文學之冠”。

        平陰縣博物館所藏《于慎行東閣衣冠年譜畫冊》(以下簡稱《畫譜》),是于慎行六十壽辰(明萬歷三十二年,即1604年), 由會稽金生所繪,“生平履歷, 自幼至老,種種狀貌衣冠及所遇之境,共成三十六幅,匯為一冊!庇谏餍杏H筆為其《畫譜》寫了序文,又為每幅畫寫了文字說明。

        乾隆壬子年(1792),漢軍旗人張晉任東阿縣知縣,見到《畫譜》后以為不可多得,命鄭重重裝,并為之序。封面“大明萬歷東閣大學士于文定公年譜,大清乾隆泰安府東阿縣知縣張晉重訂”之文,為張晉來筆題寫。

        嘉慶丙子年(1816),時任嵫陽(今兗州)縣令的著名金石學家馮云鹓游歷東阿,拜謁于家林,見到《畫譜》請冊于署中拜觀,并為之贊。

        本套畫譜現存畫頁22張,扉頁篆書“東閣衣冠”一張,封面張晉題簽1張,于慎行書序言2張,文字說明5張,張晉書序言2張,馮云?題跋1張!懂嬜V》 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是平陰縣的國寶。

        《畫譜》是明代珍品,集中了四位名人的真跡,形象地概括了一代文學之冠東周大學士于鎮行的生平。畫工精細,形象逼真,對研究明代禮儀、服飾、建筑、生活習俗及于慎行履歷,有著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于慎行肖像畫軸也由會稽金生所畫,高面為于慎行著禮都尚書官服及冠戴端坐式全身像,畫工精微細致,相相如生,絹本綾裱。于慎行母親劉淑人畫像,于慎行之妻秦夫人畫像,作者不詳,在此一并刊出。

        《東阿于文定公年譜》,署“濟門人邢侗編纂、皖門人阮自華撰述”,主要記述于慎行履歷、行實及其交往,手抄本,共2卷,未刊行,稍有缺損,F存于山東省圖書館,是研究于慎行生平事跡的主要資料和衣據。

        蘭州大學文學院王傳明先生多年來致力干于慎行的研究工作,他根據《東阿于文定公年譜》等資料編寫了《于慎行年譜簡編》。今將《畫譜》與《年譜》合為一冊,付諸印刷,為研究了解于慎行提供了完整的資料。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未來延展歷史,歷史昭示未來。在當今這個偉大的時代,重刊(畫譜),實乃文化之盛事。贅言于前,是以為序。

        平陰縣政協主席趙敬成

        二0一八年元月三日

        四世祖母劉淑人畫像(于慎行母親)

        五世祖于慎行畫像

        五世祖母秦淑人畫像(于慎行夫人)

        重訂序文

        重訂序文釋文

        大清壬子春,晉為東阿宰,惟時奉命修筑城垣。斯城也,環山帶水,前明萬歷于文定公故里也。名入鄉賢且多注作,后之人搜羅披讀,其立言類皆有要,炳炳瑯瑯,非一代名人莫能與此。詩曰:“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矣。

        越次年癸丑,大功告竣。秋大熟。公余少暇,偕同人有洪范池之游,登山涉水,忽逢茂林蔥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從人告余曰,此文定公之墟墓也。余不覺凜凜然,敬畏交深焉。無何,而前者步武后者,接武數人焉,衣冠楚楚拱立道旁,知為公之繩孫輩,或庠生,或太學生,彬彬懦雅,善氣相迎。舉止悉遵家法。瞻拜之余,欣然讀公之書,與公之為人,雖時更代易,數百年生氣仍存,世世子孫謹守不墜。噫!公之明德達矣。未幾,而日之夕矣,緩步清泉,與諸友人暢游東流書院以及南山諸院。秉燭而返,夢寐間。如或過之。

        次日,公嫡派孫, 習儒業名獻延者,抱公之譜冊,請命于予展閱之下,自論秀登朝或橫祕閣,或秉筆掖庭,以及拜少宗、大宗,退歸林下,歷歷可考。讀斯譜者,愛之重之,羨之慕之,亦固其所。嗟乎!士固有讀書談道,至沒世而名不彰者,亦有乘時建業,卒不能完名全節者,且有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后之人無得而稱之,亦無從而稱之。人生斯世,歲月幾何,生前赫赫,身后泯泯,不幾為事之吁可怪者呼?余不獲生公之時,與公相接,而岸然道貌、學間經綸僅得于圖中一見,亦云幸矣。

        當明季式微,權奸當道,公潔然一身,自始至終身名如一。若明知時事之不可為,特繪斯圖以為后人法,有道則興,無道則容。圣人所謂明哲保身者,其在是與?晉風塵下吏,宦游山左十五年矣,幸際昌期,服官盛世,風清俗美,海字敉寧。然風夜兢兢,罔敢隕懈,他年擔荷少輕,得以息肩故土,優游于長安市上,吟風嘯月,與少時親舊或耕山釣水,或詩酒賞心,以養余年,其可得耶?不可得耶?

        禮云,良工之子,必學為箕,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公之子孫,念之念之!公之年譜至今二百余年,多有破損。而后之子孫尚能鄭重修訂,過此又可延傳,亦官家所不可多得者。予鼓掌樂為之序且書之, 以竭其誠,時漏下三鼓矣。

        鐵嶺向三張晉熏沐拜題。

        馮云鹓題跋

        東閣大學士于文定公,以谷城之申甫。作勝國之心膂,朝野望重,嘆卬師鏡,其逴瓕之思載于邢碑、邑乘者。無覙縷(詳細敘述)實。乙亥春,鹓攝阿篆,以勸農事,小憩洪范池。道經于家林,見其樹木連蔭,佳氣郁蔥,欲展謁祠像未果。

        今春課諸士子,得于生建亨卷,佳其文,弁(古時男子戴的帽子)諸首。詢之,學博孫子蓉衫云,此文定公嫡裔也。亟召而見之,求其先世手澤,以年譜面冊對。于是請其笧于署中,再拜觀之,如褒公鄂公,毛發皆動。其間,自髫歲搴芹,綺齡簪杏,以及入詞館,侍經筵,修玉牒,典春秋考試,陪異城使臣,經綸熿炳,恩錫優飫,洎乎九疏乞休,晝錦歸里,閱耕于隴,臨漁于琦(彎曲的岸),時年甫四十有七耳。古人云,其位可得,其人其年不可得。殆斯謂歟?子雖不獲聆公之緒論,容見公之衣裳冠帶,有厚幸焉,爰以“東閣衣冠”顏其笧,且綴以贊曰:于穆我公,少岱文宗。緒光前烈,名蜚幼沖。散采云漢。振聲璧琮。如天開巖,儗日觀峰。民星珠貫。卿月鏡镕。北闕恩疊,東閣遇隆,太保之望(公追贈太子大保),少保之風(公劾奸黨,上疏切直凜然,有于少保風)。衣冠峨博,儀度肅雍。文垂千古,像繪貌崇。曾來恪守,士民嘆誦(漢犍為楊君,通讀平)。聿昭區宇,永世無窮。

        嘉慶丙子夏四月浴佛之辰。

        古瑯馮云鹓謹題。

        馮云鹓題字

        于慎行題辭

        于慎行《年譜畫冊題辭》

        甲辰之歲,甲子聿周,屈指六十年來,浮沉盛衰,恍如夢境。新班歷英,年庚不載,已逃造化之爐矣。將世緣家累、文字交游,一切謝遣。惟冥心守一,以邀余年,無他情想矣。會稽金生,雅工寫照,過余山中,為作大像一幅,頗肖五六。又溯生平履歷,自少至老,種種狀貌衣冠及所遇之境,共成三十六幅,匯為一冊,時開視之,輾然一笑。夫其髫丱筑苒者誰?頎然而壯長者又誰?紅顏充盎者誰?頹然而衰白又誰?惡知其為一,惡知其為眾?惡知其非我,惡知其為我?異哉!大化之密移乎!波斯匿王昔白世尊,我年二十衰于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而恒河見性,宛如少時。是知變者其似,不變者其真也。夫不變之性,無有老少,無有去來,則此狀貌衣冠與其所遇之境,皆莊周之蝶翼、偃師之化人耳。其不足控摶,何待照了,而屑屑然存之哉!夫變者不變,則存者未必存也,亦直戲焉爾矣。無垢居士題。

        金榜題名

        史館載筆

        國史奏成

        國史奏成注解

        國史奏成。萬歷甲戌,奏進穆史,進翰林修撰。萬歷丁丑,奏進世史,各賜白金、文綺、宴于南宮,總為一圖。

        殿陛起居

        殿陛起居注解

        殿陛起居。是時講官六人,分日記注起居。午門視事,侍立螭頭,月終藏書東閣。1571年,二十七歲,與王家屏、張位、沈一貫等五人值起居注。


        圖片來自平陰縣政協2018年版于慎行年譜。感謝平陰縣政協、平陰縣博物館、蘭州大學王傳明教授,感謝翟建平、于憲亮提供畫像。

        (圖文:于瑞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對
        反對0
        2
         樓主| 發表于 2018-11-12 12:07:54 | 只看該作者

        春闈分校

        春闈分校注解

        春闈分校。萬歷甲戌,充會試分考,舉士二十一人,時年三十歲。1574年,是年三十歲,二月任春闈主考官。

        病中牒至

        國學遣祭

        國學遣祭注解

        國學遣祭。萬歷庚寅二月,太學丁祭,欽遣行禮。辛卯八月亦遣一次。

        迎駕陪祀

        陪駕定陵

        東皋課耕

        東皋課耕注釋

        東皋課耕。辛卯,歸田,卜居黃石山下。門前有田數區,春夏之交,親課。蒼頭耕獲,亦時散發披襟。行游隴上,歲以為常。

        岱畎行吟

        臨溪垂釣

        臨溪垂釣注解

        臨溪垂釣。城南里許溪上,有磐石盈畝,四岸青山,葺孤亭于溪畔,系舟柳間,時呼漁夫舉網,以綸桿佐之。凡林間之適,若此甚眾,略舉二圖概焉。

        封底

        圖片來自平陰縣政協2018年版于慎行年譜。感謝平陰縣政協、平陰縣博物館、蘭州大學王傳明教授,感謝翟建平、于憲亮提供畫像。

        (圖文:于瑞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尋根問祖熱線

        13105230123

        服務時間:工作日9:30-21:00
        廣州市黃埔區科珠路232號1棟401-2
        郵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機觸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點互聯

        技術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粵ICP備20068981號 )

        久久99热这里有精品
        <rp id="dyvd6"><object id="dyvd6"><input id="dyvd6"></input></object></rp><tbody id="dyvd6"><pre id="dyvd6"></pre></tbody>
          <s id="dyvd6"></s>
          1. <th id="dyvd6"></th>